系統訊息
此處列出所有在MediaWiki命名空間中系統訊息。若您想為MediaWiki的在地化貢獻翻譯,請參考MediaWiki在地化與translatewiki.net。
名稱 | 預設的訊息文字 |
---|---|
目前的訊息文字 | |
apihelp-imagerotate-example-generator (討論) (翻譯) | <kbd>180</kbd> 度旋轉所有在 <kbd>Category:Flip</kbd> 裡的圖片。 |
apihelp-imagerotate-example-simple (討論) (翻譯) | <kbd>90</kbd> 度旋轉 <kbd>File:Example.png</kbd>。 |
apihelp-imagerotate-param-rotation (討論) (翻譯) | 順時針旋轉圖片的度數。 |
apihelp-imagerotate-param-tags (討論) (翻譯) | 在更新日誌裡套用到項目的標籤。 |
apihelp-imagerotate-summary (討論) (翻譯) | 旋轉一張或多張圖片。 |
apihelp-import-example-import (討論) (翻譯) | 以完整歷史紀錄匯入 [[meta:Help:ParserFunctions]] 至命名空間 100。 |
apihelp-import-extended-description (討論) (翻譯) | 請注意當發送用於 <var>xml</var> 參數的檔案時,必須以 HTTP POST 作為檔案上傳(註:使用 multipart/form-data)。 |
apihelp-import-param-assignknownusers (討論) (翻譯) | 分配編輯至所命名使用者已存在本地的本地使用者。 |
apihelp-import-param-fullhistory (討論) (翻譯) | 用於跨 wiki 匯入:完整匯入歷史,而不只是最新版本。 |
apihelp-import-param-interwikipage (討論) (翻譯) | 用於跨 wiki 匯入:匯入的頁面。 |
apihelp-import-param-interwikiprefix (討論) (翻譯) | 用於上傳匯入:套用到未知使用者名稱的跨 wiki 字首(若 <var>$1assignknownusers</var> 有設定,也包含已知使用者)。 |
apihelp-import-param-interwikisource (討論) (翻譯) | 用於跨 wiki 匯入:匯入的來源 wiki。 |
apihelp-import-param-namespace (討論) (翻譯) | 匯入至此命名空間。無法與 <var>$1rootpage</var> 一起使用。 |
apihelp-import-param-rootpage (討論) (翻譯) | 匯入作為此頁面的子頁面。無法與 <var>$1namespace</var> 一起使用。 |
apihelp-import-param-summary (討論) (翻譯) | 匯入摘要。 |
apihelp-import-param-tags (討論) (翻譯) | 更改標籤套用到在匯入日誌裡的項目,以及在匯入頁面裡的無效修訂。 |
apihelp-import-param-templates (討論) (翻譯) | 用於跨 wiki 匯入:匯入一切包含的模板。 |
apihelp-import-param-xml (討論) (翻譯) | 上載的 XML 檔。 |
apihelp-import-summary (討論) (翻譯) | 從其它 wiki 或 XML 檔案來匯入頁面。 |
apihelp-json-param-ascii (討論) (翻譯) | 若有指定,編碼所有使用十六進位跳脫序列的非 ASCII 字碼。預設當 <var>formatversion</var> 為 <kbd>1</kbd> 時。 |
apihelp-json-param-callback (討論) (翻譯) | 若有指定,將輸出包在指定的函式呼叫。出於安全考量,會限制所有使用者特定資料。 |
apihelp-json-param-formatversion (討論) (翻譯) | 輸出格式: ;1:向下相容格式(XML 式布林值,用於內容節點的 <samp>*</samp> 鍵、其它)。 ;2:現代格式。 ;latest:使用最新格式(目前為 <kbd>2</kbd>)可能會不帶警告作更改。 |
apihelp-json-param-utf8 (討論) (翻譯) | 若有指定的話,將多數(並非全部)非 ASCII 字元編碼成 UTF-8,而不是以十六進位轉義序列來取代掉。預設是當 <var>formatversion</var> 不是 <kbd>1</kbd> 時。 |
apihelp-json-summary (討論) (翻譯) | 使用 JSON 格式輸出資料。 |
apihelp-jsonfm-summary (討論) (翻譯) | 使用 JSON 格式輸出資料 (使用 HTML 格式顯示)。 |
apihelp-link (討論) (翻譯) | [[Special:ApiHelp/$1|$2]] |
apihelp-linkaccount-example-link (討論) (翻譯) | 開始進行從 <kbd>Example</kbd> 連結至帳號的程序。 |
apihelp-linkaccount-summary (討論) (翻譯) | 從第三方供應者來連結帳號至目前的使用者。 |
apihelp-login-example-login (討論) (翻譯) | 登入 |
apihelp-login-extended-description (討論) (翻譯) | 此操作僅用於與 [[Special:BotPasswords]] 一起使用,用於主帳號登入的功能已棄用,並且可能會在不帶有警告的情況下失敗。要安全登入主帳號,請使用 <kbd>[[Special:ApiHelp/clientlogin|action=clientlogin]]</kbd>。 |
apihelp-login-extended-description-nobotpasswords (討論) (翻譯) | 此操作已被棄用,且可能在不帶警告的情況下失敗。要安全登入請使用 <kbd>[[Special:ApiHelp/clientlogin|action=clientlogin]]</kbd>。 |
apihelp-login-param-domain (討論) (翻譯) | 網域名稱(可有可無)。 |
apihelp-login-param-name (討論) (翻譯) | 使用者名稱。 |
apihelp-login-param-password (討論) (翻譯) | 密碼。 |
apihelp-login-param-token (討論) (翻譯) | 在首次請求獲得的登入權杖。 |
apihelp-login-summary (討論) (翻譯) | 登入並取得身分核對 cookies |
apihelp-logout-example-logout (討論) (翻譯) | 登出當前使用者 |
apihelp-logout-summary (討論) (翻譯) | 登出並清除 session 資料。 |
apihelp-main-extended-description (討論) (翻譯) | <div class="hlist plainlinks api-main-links"> * [[mw:Special:MyLanguage/API:Main_page|說明文件]] * [[mw:Special:MyLanguage/API:FAQ|常見問題]] * [https://lists.wikimedia.org/mailman/listinfo/mediawiki-api 郵寄清單] * [https://lists.wikimedia.org/mailman/listinfo/mediawiki-api-announce API公告] * [https://phabricator.wikimedia.org/maniphest/query/GebfyV4uCaLd/#R 報告錯誤及請求功能] </div> <strong>狀態資訊:</strong>MediaWiki API 已是成熟、穩定,並積極支援以改善的介面。儘管我們儘可能避免,但仍偶有需要重大變更的情況,請訂閱[https://lists.wikimedia.org/pipermail/mediawiki-api-announce/ mediawiki-api-announce 郵寄清單]以便獲得更新通知。 <strong>錯誤的請求:</strong>當 API 收到錯誤的請求,會發出以「MediaWiki-API-Error」為鍵的 HTTP 標頭欄位,隨後標頭欄位的值,以及傳回的錯誤碼會設為相同值。詳細資訊請參閱 [[mw:Special:MyLanguage/API:Errors_and_warnings|API: 錯誤與警告]]。 <p class="mw-apisandbox-link"><strong>測試:</strong>要簡化 API 請求的測試過程,請見 [[Special:ApiSandbox]]。</p> |
apihelp-main-param-action (討論) (翻譯) | 要執行的動作。 |
apihelp-main-param-assert (討論) (翻譯) | 若設成 <kbd>user</kbd>,會確認使用者是否已登入;若設成 <kbd>anon</kbd>,會確認是否<em>沒有</em>登入;若設成 <kbd>bot</kbd>,會確認是否為機械人使用者。 |
apihelp-main-param-assertuser (討論) (翻譯) | 確認目前使用者就是指定的使用者。 |
apihelp-main-param-curtimestamp (討論) (翻譯) | 在結果中包括目前的時間戳記。 |
apihelp-main-param-errorformat (討論) (翻譯) | 用於警告和錯誤文字輸出的格式。 ; plaintext:移除掉 HTML 標籤,且實體已替換的 wiki 文字。 ; wikitext:未解析的 wiki 文字。 ; html:HTML。 ; raw:訊息鍵值與參數。 ; none:無文字輸出,僅含有錯誤代碼。 ; bc:用於 MediaWiki 1.29 之前版本的格式。會忽略 <var>errorlang</var> 與 <var>errorsuselocal</var>。 |
apihelp-main-param-errorlang (討論) (翻譯) | 警告與錯誤採用的語言。使用 <kbd>[[Special:ApiHelp/query+siteinfo|action=query&meta=siteinfo]]</kbd> 與 <kbd>siprop=languages</kbd> 會回傳語言代碼清單、或指定 <kbd>content</kbd> 來使用此 wiki 的內容語言、或是指定 <kbd>uselang</kbd> 來使用與 <var>uselang</var> 參數相同的值。 |
apihelp-main-param-errorsuselocal (討論) (翻譯) | 若有指定,錯誤文字會使用來自 {{ns:MediaWiki}} 命名空間的本地自定義訊息。 |
apihelp-main-param-format (討論) (翻譯) | 輸出的格式。 |
apihelp-main-param-maxage (討論) (翻譯) | 將HTTP暫存控制頭欄位設為<code>max-age</code>秒。錯誤不會做暫存。 |
apihelp-main-param-maxlag (討論) (翻譯) | 最大延遲可在當 MediaWiki 安裝於資料庫複寫叢集時使用。為了保存引起更多站台複寫延遲的操作,此參數可讓客戶端等待至複寫延遲小於指定值為止。在過渡延遲的情況下,錯誤碼 <samp>maxlag</samp> 會帶有著像是 <samp>Waiting for $host: $lag seconds lagged</samp> 的訊息內容回傳。<br />請查看[[mw:Special:MyLanguage/Manual:Maxlag_parameter|手冊:Maxlag 參數]]來獲取更多資訊。 |
apihelp-main-param-origin (討論) (翻譯) | 當使用跨網域 AJAX 請求(cross-domain AJAX request、CORS)來存取 API 時,設定此為起始網域。這必須包含在任何預檢請求裡,因此得是請求 URI 的一部份(不是 POST 主體)。 對於已認證請求,這必須準確地符合在 <code>Origin</code> 標頭裡其一的起始點,因此會被設定成像是 <kbd>https://zh.wikipedia.org</kbd> 或是 <kbd>https://meta.wikimedia.org</kbd>。如果此參數不符合 <code>Origin</code> 標頭,會回傳 403 錯誤回應。若此參數符合 <code>Origin</code> 標頭且起始點被列在白名單裡,將會設定 <code>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</code> 與 <code>Access-Control-Allow-Credentials</code> 標頭。 對於非認證請求,會指定值 <kbd>*</kbd>。這會產生 <code>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</code> 標頭有被設定;但 <code>Access-Control-Allow-Credentials</code> 會是 <code>false</code> 值,且所有使用者指定資料會受限制。 |